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桃江历史文化丛书 > 《民俗风情》卷

栽树

来源:???作者:汪正初,胡统安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7-11-09???字体大小:

桃江是楠竹之乡,造林以栽培楠竹为主。除了造竹林,还造树林。

树林分建材林、果木林、炭柴林等类别。建材林多用于修造,树种主要为杉、松、株、樟、枣、梓、楠、栗、椆、水桐等。杉、松、株、樟、枣、梓等多为房屋建造用材;楠、栗、椆、水桐多用来制作家具;樟、栗多用作雕塑。其中杉木用途最广,所以栽种也最多。过去果木经济林成规模栽种的树种主要有油茶籽树、桐籽树、山胡椒树、桑树等。茶油是食用油中的珍品,食之可治疗、预防许多创伤、疾病,山区农户有条件的都成片栽种油茶树。桐油过去多用来点灯照明,或油刷木壁、脚盆、水桶等木制家具,刷了桐油的木器可以经久不腐。

农户还习惯在房前屋后零星栽种一些果树,如桃、李、梨、柑橘、红枣、酸枣(酸枣皮用来制作碟子料)、石榴、梅子、杨梅、板栗等,栽种不具规模,每种果树栽上一至几棵,自产自销。后来各乡镇陆续兴起成片种植木本、草本植物如板栗、银杏、水蜜桃、良种梨、杨梅子、李子、柑橘、石榴、枇杷、红枣、酸枣、樱桃、葡萄、提子、猕猴桃、三叶木通果、草莓等,栽培果林创收,专业果农逐年增多。

桃江传统植树造林以栽幼苗为主。“要得树毑活,莫等春晓得。”每年冬季立春以前,各农户就在作了三年以上的残土里成片栽上树苗。“十年树木”,树苗成为良材需要十年以上。栽树除栽幼苗,还有点播种子、插枝条、大树移栽、嫁接等多种植树法。

新中国成立以前,山河田地可以私人买卖,所有权归个人。那时为了避免日后发生界址纠纷,买主新买进山地后,就请工挖堤沟界定界址,堤是新山的围子,沟用来走水。桃江的传统习俗是“有堤有沟”。山主是在自己的山土上挖堤沟,所以新挖的堤与沟都归挖堤沟的山主所有。挖好界址栽好树,就用木牌子或石碑写刻上护林规约,立在行人频繁出现的路口,禁止他人乱砍滥伐。1956年起办初级社、高级社,田土逐步收归公有。大跃进期间,毁林开荒,大呼隆放火烧山,烧得楠竹“噼噼啪啪”,飞禽走兽厄运降临,四散逃窜,逃得慢的,就被当场烧死。纵火者隔岸观火,自以为功。山区一天一夜就毁掉原始次森林数万亩。后来各地以公社为单位办起林场,一个公社设一总场,总场下设若干分场,兴起群众性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运动。山林刚承包到村,一时间偷树之风四起,村上急忙安排看山员组队巡山。再后来山林承包到户,农户护林更有新招,用毛笔给山中的竹木逐一编上序号,有的村由各农户出资,村上安排看山员巡山。坚持有计划砍伐,及时补栽,如今山林常伐常青,草木欣欣,鸟雀啁啾,生态环境日见优美。(汪正初,胡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