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汪正初 胡统安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7-07-19???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桃江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单季稻一般在清明前后,用黄泥巴水剔除稻种中的秕谷,留下颗粒饱满的谷种用木环桶浸泡,这叫“浸种”,然后在木环桶里围满稻草,倒进浸好的种谷升温催芽,还要时时测温观察,以防“烧桶”。秧谷子下泥要注意防寒,有“秧烂一针深”之说。
秧谷子下泥的同时,抓紧耕田,耙田,在水田里做粪氹积肥。桃江有俗话:“生口的要呷,生根的要肥。”插秧前田里要积足底肥。用“夹板”做粪氹需要两人合作,小农经济时代,扯夹板者多为父子俩或兄弟俩,一人用板铲泥一人拖板垒泥,将泥巴堆叠糊边,做成长方形或直径约1.5米的圆形氹子。此外,还要做好稻田四周的田垅边,农村俗话说:“会作田的看田边,会作土的看土边。”用木搪子把粪氹两边、田边推抹得光溜滑嫩,直至全无隙缝为止。然后用箢箕担草皮入氹,上面覆盖牛粪、人粪尿,用四齿钉耙拌匀,灌水入氹以淹没草皮为佳,沤上十天半月,期间用钉耙翻拌两次,待草皮腐烂发臭氹水冒泡发黑后,用钉耙把氹粪均匀撒到田间,再用耕牛将田泥翻耕耙平。为了赶季节,有时田农风雨无阻,披着棕片编织的蓑衣,戴着条叶子(箬叶)斗笠,在雨中积肥,撒粪。
1958年大跃进期间,农活实行大呼隆作战,积肥运草皮用“索拉法”。用数片竹篾条编织一根围径约一掐(拇指尖和食指尖合拢为一掐)的篾缆,编织篾缆不说“编”,也不说“织”,而是说“吞”,一节一节地“吞(编织)”。篾缆一端固定在稻田附近有草皮的山包的活树桩上,另一端勒紧固定在山脚稻田边被打牢的木桩上,篾缆安上滑轮,安上用油茶木做的大吊钩,把装满草皮的粗篾大箢箕挂到吊钩上,用一根长度比篾缆稍长的粗棕绳系住箢箕屁股,伸开棕绳,“呼隆”一声,箢箕载着草皮沿篾缆滑落到山底田边,下有专人负责倒掉草皮后,山上的人扯住棕绳把空箢箕拉回山上继续装运。这样用篾缆一下一上地运送草皮的方法,就是“索拉法”。
不久兴起“采青”,从山上割来野草、树叶踩进田泥里做肥料。自从20世纪60年代末市场上有了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等化学肥料后,田农们不再用草皮积肥和采青了,稻田做氹积肥这种古老的方式也就退出了农耕历史舞台。
桃江人作田有开秧门的习俗,开秧门又叫“开秧田门”,是扯秧插田的开始。开秧田门这一天,主人家和帮工们聚集一堂焚香点烛、烧钱化纸敬庙王土地、谷神,祈求保佑五谷穰穰,仓储丰实。敬完神,众人来到田间,其中一位行家里手第一个下田扯秧,边做示范边讲解,向初学者介绍秧的扯法:手指要揽住根部,和根和泥扯起,不能掐着娇嫩的茎杆扯,以免扯断秧苗。洗秧时要把秧苗的根须全部没入水中用手轻轻荡涤去泥。示范完,众人纷纷下田学着样子扯秧,洗秧。插秧前,也是老师傅先做样子给新手看:插第一排秧,从左插到右,退右脚;插第二排秧,从右插到左,退左脚,边插身子边后移。每排插四蔸,叫做“排四蔸”,也叫“庹四蔸”。并提示:“稀禾结大谷。”众人听完介绍,纷纷下田排队比赛插秧,看谁插得快,边插边打喔吙。有的插得兴起,高声唱起了插田歌:
“阳雀子叫来插田忙,情郎哥插田姐扯秧。郎插一行姐一行,姐插一排郎一排,
好比梁山伯追赶祝英台……”
一人领唱众人和,场面十分热闹。插得慢的,被队伍拉开老远,人们就在前面笑他“捉秧虱婆”。开秧田门这一天中午的餐俗是喝家酿谷酒、吃腊猪头,腊猪头肉每一块要切成巴掌大,俗称“呷胙包”。20世纪70年代,插田用平板将田泥拖平,打上格子,格子的株距与行距有三五寸、三六寸、五五寸不等。农村搞大集体时,插秧规定的时间是“插完早稻过五一,插完晚稻过八一”。再后来插秧改用插秧机,或用抛秧的方法插田,插起田来风快。如今一改插秧旧俗,耕出田来,耙平田泥,用脚踩出厢,留出工作行,然后逐厢抛撒芽谷子,叫做“种芽谷子”。芽谷子落到泥上,就会很快长出新根,茁壮成长。种芽谷子省去了扯秧、插秧的环节,节省了工时。
插完田,接下来就是管水,保证禾苗有充足的来路水供应。遇到天干年份,久旱不雨,稻田需要水,人们就在溪河里呈梯级型修筑塘坝,堵截流水,让水流进入稻田灌溉禾苗。有些高坡上的田没有来路水,人们就用吊桶打水,把田坎下溪塘的水舀入坎上的稻田。一口吊桶由两个人操作。稻田多的地方缺水,用吊桶吊水不济事,人们就用水车车水入田。桃江地区用的水车有两种,一种是在水车的木轮上绑上一圈竹筒,竹筒成倾斜状态,便于盛水,人通过脚踩踏板旋转木轮带动竹筒舀水进木槽入田,这种水车叫做“筒车”。另一种水车是在木轮上安装一圈形如龙骨的刮板,通过刮板把河水带入木槽流进稻田,这种水车叫做“龙骨水车”。用水车车水,踏板不能停踩,稍微一停,水就上不来了。一台水车至少由两人踩,双脚不停地踩,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后来有了水泵、电力排灌抽水灌溉,吊桶、水车弃用,消失。
禾苗分蘖的时候,就在田间撒一次石灰,一来可以杀虫除病,二来石灰可以改良稻田酸性土壤,制造禾苗所需的钙素。撒完石灰,田农便拄一根“间脚棍”间脚抓禾草。撒过石灰的禾苗,长势快。禾苗抽穗后就是晒田。晒田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控水加快稻谷黄熟;二是让稻田地面硬化,便于收割。自从稻田使用农药、化肥后,农户不再在田间施撒石灰。稻田中有两种恶草,叫做“泥鳅草”、“千斤子”,繁殖特快,见水疯长,常缠死大片禾苗。如今使用除草剂除草,效果好,草死禾苗壮,田农再也不用拄着棍子猫着腰在田里稻苗间抓禾草了。
水稻壮籽黄熟后,田农就安排人员开镰扮禾。开镰又叫“开桶”,过去扮禾用扮桶,扮桶里搁上一铺用木头做架、竹片做刷的扮禾脱粒的拱形刷子,扮桶正面留缺口扮禾,其他三方用挡折围着,以免扮禾时谷粒四散外落。一张扮桶四个人扮禾,实行肩桶、割禾、扮禾、系草、出桶、担谷、晒谷一条龙作业。桃江山丘地区的田亩不多,每年扮禾时节,就有一些青壮年男子头戴禾斗笠,打着赤膊,穿一条扎头短裤,腰系一条白底蓝格子洗澡拂,带着“7”字形镰刀、柞木扁担、竹垫、苎麻蚊帐、棕叶子蒲扇,四人一组,成群结队到湖区田乡打工割禾,这些割禾汉子皮肤晒得像腊肉皮,油光发亮,人们称他们为“割禾佬”。 20世纪70年代普及了打稻机,后来又出现了收割机,流行了上千年的扮桶扮禾一俗便成为了远去的记忆。
稻谷晒干后,担到碾坊脱壳出米。20世纪60年代以前,城乡没有打米机,稻谷出米要靠石磨磨出,靠碓臼舂出,靠砻子脱壳,靠碾盘把米碾精,靠风车把糠壳清除干净。其中石磨、碓臼、风车靠人力操作,砻子、碾盘由水力推动。水泵打米机之后又出现了电动打米机。80年代开始,柴油机带动的小型打米机由三轮车载着,开到了农户的家门口,挨家挨户上门服务,于是那些古老的推谷出米工具便永久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汪正初,胡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