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胡统安 汪正初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7-08-11???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重重叠叠山笼翠,白白红红花满川。两两三三沙上雁,来来往往水中船。”
诗句摘引自清代桃江上乡一位秀才所写的一首七言诗,诗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从家乡坐船去洞庭湖途中看到的优美景色。
桃江境内的水路主要是资江航道。资江航道自西南向东北从桃江中部穿行而过,上连安化、新化、邵阳、隆回、武冈、新宁,下出益阳过洞庭湖入长江,跟全国各地主航道连通,水路出行极为方便,所以旧时桃江人出门远行大都选走水路。
水上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舶。船舶有大小之分,大船多为帆船,船身长,船底宽,多用于远行。大船装载的货物数量多,船上耸着高高的桅杆,桅杆上张挂着巨幅风帆,顺风时船靠风推着走,逆水行船时要靠一批纤夫拉纤。纤夫在水流湍急的滩头沿纤道逆水拉纤很吃力,有时拉得身体像狗爬一样几乎紧贴地面前行,所以那时乡里有人把纤夫唤做“纤狗子”。驾驶大帆船需要一支由多人组成的团队分工合作。过去航运业发达的时候,桃江沿资江一带的各处码头风帆林立,帆船密列,极目眺望,不见头尾,场面分外壮观。
航船在旧时虽是便捷的交通工具,但速度比起现在的汽车、火车、飞机来,绝不止慢了一点两点。所以人有最紧迫事情在身的时候,虽然船在水中不停地行走,但遥望楚天茫茫雾霭,也难免心急火燎。这时候,好心的船家就会唱起嘹亮的《滩歌》来安慰你,给你散忧心:
“牛潭马坑索子坝,新桥河下把灰担。小子莫愁前路远,遥遥已见龙尾滩……”
《滩歌》又叫《资水滩歌》,歌中介绍了资江河段自柘溪到益阳的全部险滩,其中在桃江县境资江河段的险滩由上而下就有善溪滩、扫尾滩、七分滩、马脚下、蓑衣泓、董金滩、天河湾、白鹤咀、炉鼎滩等好几十处。
小木船叫“划子”,用于近水作业。船上顶多两人,一人撑篙荡桨,一人水上作业。过去资江两岸以捕捞业为生的乡民,一年四季驾着划子在河中撒网打鱼。此外,水上交通工具还有制作简易的竹筏,俗名“火排子”。削去竹青的火排子体小身轻,行动快捷,进退自如,多用于急湍漂流。
在河面横渡需用渡船,停靠渡船的地方叫“渡船码头”,渡船和码头一般由当地热心公益、好善乐施的团体或个人出资建造,叫做“义渡”。水深河阔的渡口为防止渡河发生意外,有专人负责摆渡,摆渡人的工钱有的靠从过河人身上收取过河费,有的按地方户头摊派,有的从公田公山的收入中、公益金的利息中提取。河面窄、水不深、流不急的地方不需要专人摆渡,船上备有一根撑船的长篙,过河人自己用长篙撑到对岸,把长篙插进船头的篙眼,固定船体后就可离船上岸,下一位过河人一如前者登船拔篙撑渡。河水干涸季节,则搭“跳”渡河。一渡跳长度四五十米,由十几块跳板连接而成。长跳两旁安有“躲跳”,便于肩挑背负的渡河人相向而行、桥窄难过时一方让路。
20世纪60年代,桃江兴起了机动货船、客船,到得胡远天方。到70年代,资江河里的机船穿织如梭,“突突突突”的机鸣声此起彼伏,成为当时江面上时尚的风景。那时从桃江张家码头坐客轮到马迹塘,一块钱船费,早晨五点半上船,船行到三堂街正好是中午了。机船熄火,乘客们纷纷上岸到饭店打中伙,从袋子里掏出三两粮票两角钱,就能吃上一顿两菜一汤的饭,一角钱可以买到一碟炸炒得喷香粑糯的猪皮,五分钱可以买到一大碟腐乳。打完中伙上船,太阳西落时船在终点站马迹塘下街头轮船码头停泊。机船的大量涌现,取代了有数千年辉煌航运历史的人力、风力帆船,纤夫群体拉纤这一职业也从此在桃江人生活中永远地消失了。
新中国成立后,桃江县委、县政府很重视陆上交通建设,1958年桃江修建了桃马公路(桃江至马迹塘)和桃灰公路(桃江至灰山港),以后公路陆续扩建。改革开放以来,桃江的陆上交通建设得到飞速发展,如今不但乡乡有公路,镇镇有公路,村村也有了水泥硬化公路,大山里有了林业公路。江河上建起了众多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和人行景观桥;多条铁路、国省公路从县境纵横穿过,桃江人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了,使用了数千年的远行交通工具——船舶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