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胡统安 汪正初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7-05-25???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桃江老屋从材料、结构上讲,有纯木结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从每个排扇屋柱的多少来看,有三柱屋、五柱屋、七柱屋、九柱屋等;从房屋区间数目多少看,有四缝三间、五缝四间、六缝五间等;从房屋平面造型看,有一正一横的钥匙搭,有“凹”字型、“H”字型、天井式、四合院等;按房屋的主次来分,有主宅正屋、横屋、副宅、杂屋等;房屋按顶盖不同分,分稻草屋、丝茅屋、杉木皮屋、瓦屋、平顶屋等。官家宅第讲究规模宏大、气势显赫、设计精巧、建筑坚固,如清代安化陶澍在其第二故乡桃花江畔杨家坳建造的宫保第。
过去桃江乡村多百年富户。四合院是大户人家常住的房屋。正宗的修竹园四合院,其主体是一排比其他房屋略高的正屋,正屋的地基比正屋左右、前方其他副宅地基要高。正屋居中的部分是正厅,正厅两旁各有一排三进的厢房、卧室、书房。再向两边,各有两个排扇向前横跨出一步水,侧门为拱形。地板、楼板铺设齐全。
从正厅沿石级而下,往外走过一条河卵石铺成、呈“人”字形的精美走道,就来到了正屋对面、一排高度比正屋稍低的前宅。前宅长度与正屋一致,有上下两层,上层十多个房间一字儿排开,靠木走廊的一面,全用透明素花玻璃装饰。下层正中央是大门,大门两边用巨大的雕花条形青石做门枋,石门枋上下均有平出一步的石雕门斗,门斗与石枋一体相连。插入石雕门斗的两扇椆木大门重达数百斤,门上下用带形铁片包裹。大门虽重,但门斗灵活,推拉轻松,开合自如。
正屋与门楼屋的两端之间各有一排漂亮横楼,楼分上下两层。横楼靠正屋的一方有一座十多级的木板梯,一横楼设一梯,通过木板梯可以到达横楼第二层。两宅横楼把正屋、前宅合为一个长方体,成为“四合院”。四合院四周有高墙围着,正面一排砖墙稍矮,为不知内情者很难看出的两层“夹墙”,里面可以秘密藏身或收藏各种重要物品。
旧时桃江农村起屋多以姓氏家族为单位,封闭式聚居一处,数代同堂,加之交通闭塞,与外界往来较少,人口每新增一户,就紧邻老屋造一栋新居,年深日久,房屋成片,鳞次栉比,名之为“塅”、“湾”、“村”、“坊”、“院”、“坪”、园等,如汤家塅、宋家湾、粟家村、易家坊、黄家院、曾家坪、王家咀、李家仑、肖家山、范家园。房屋多建在依山傍水、背风向阳处。成为地方一道建筑风景。例如桃江冷水溪一条村,如今已增加到六七十栋大小房屋,而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村里由里到外仅有左家村、茶园里、花屋里、三房里、老屋里、十爹屋里、罗家里七处大屋。其中罗家里房屋为“一”字形;左家村、茶园里、三房里、老屋里为“凹”字形,木壁一板装齐坳,地坪出口处有木门楼;花屋里、十爹屋里为砖砌八字门楼,房屋周围有围墙围着,围墙里外壁用石灰浆粉白,壁上有数幅墨绘国画,其中一幅名叫“太狮图”。除罗家里仅住一户人家外,每处大屋里住着三五户或七八上十户人家,这种聚族而居的现象反映了那时人们以血缘家族为核心的自我防范保护意识。
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主宅建好,还要建副宅。副宅类型有主宅前面的二宅堂屋,有饰着镂空图案的主宅屏风,有长廊,有跑马楼,有八角亭等,装饰华美的雕梁画栋,鸟革翚飞。有心人在楼栿上适当的地方平钉两块竹片,搁上一枚青瓦,让南来春燕衔泥在瓦片上筑窝孵仔。燕子们雄飞雌从,雌飞雄从,朝暮呢喃,呼朋引伴,给屋宅平添了美妙可餐的诗情画意。
屋宅建好,经济条件好的还要筑起围墙,围墙上盖瓦;修起八字门楼,以防盗贼强人入室骚扰。八字门楼两边是青砖砌的高大气派的马头墙,墙体由里而外如大鹏展翼般呈“八”字型左右张开,墙上白底墨绘国画。门楼中央安有厚重结实的双阖椆木大门,门内壁安有三个以上带暗锁的大门闩,门外壁正中安上铜制兽环,如果有事需要合家外去,就用铁制牛尾大锁把门。门楼两边屋柱上贴着书有“鸳鸯福禄,龙凤文章”字样的对联。门楼顶部横枋上挂着彩绘青面獠牙的巨幅“吞口”,用来镇宅驱邪。房屋出马路口的关山上栽有关山树给屋舍作点缀,关山树大都为椆、株、樟、栗、枫等四季常青或易于生长的杂木。有条件的还在屋前挖一口半月形池塘,地生称之为“屏照”。塘中种荷,碧叶田田,荷花婷婷,别具情趣。撇开风水不说,从实用角度看,修造屏照蓄水有利于防火。
以上说的是桃江乡村老屋的建筑式样,桃江县境市街的老屋建筑式样则另具一番风格。
以桃花江、马迹塘两镇的老街为例。桃花江老街古名“弄溪街”,位于凤凰山西南侧的资江沿岸,呈东西走向,东起獭溪河口,西至七星桥上头,为新月形。民国时期,桃江老街自东而西由长兴街、永兴街、永清街、西溪街四部分组成;新中国成立初期改名依次为和平街、建设街、保卫街、胜利街,和平、建设两街又合称“和建街”。街道两旁由成百上千扇高低不一的“人”字形片状瓦房错落有致排列组合而成街坊建筑群,靠江的那一半街身的后半部几乎都是吊脚楼。木房子市街人口密集,防范措施不力,容易引发火灾。据说,过去桃江长兴街每隔三年就起一次大火,损失财产无数。如今桃江镇街道棋布,纵横交错。这些街道的拓展,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
马迹塘老街整体为东北-西南走向,街道纵横交错,由六庙五宫十一街弄一庵堂构成,从三房塅对门的磨风滩,到香炉山的关帝庙,街道总长度约十华里。街道路面是由大小相等的扁圆形河卵石横向铺成的“人”字路,铺设精致美观坚牢。1982年改成水泥路面。日寇侵华战争爆发以前,有全国十三个省市的各界精英来马迹塘街投资创业,街上常住人口达三万之多。那时候马迹塘街上的支柱产业是织布业,织布厂几乎占据了马迹塘半条街,其中规模大、名噪一时的厂家有浙江人开的宏达纱厂、山西人开的大同纱厂、江苏人开的江苏纱行等。后来马迹塘沿江的街道改名,从南到北依次为“天府庙”、“五福宫”、“沂溪宫”、“万寿宫”。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改名为“红旗街”、“火箭街”、“卫星街”等,如今街道又恢复了旧名。前清《长沙府志》记载,在古代,马迹塘不叫“街”、“镇”而叫“市”。
马迹塘在资江东岸沿江的一条街,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边部分为青瓦木屋街,长度约占整条街的大半。从远处侧面观赏,街道两旁由上千扇高低不一的“人字形”片状瓦房高矮长短错落排列组合而成房屋建筑群,一扇瓦房的顶盖就像一片由人工裁剪得四角分明的青色条形芭蕉叶,经人工折叠后成为前短后长的“人”字。一扇扇“人”字紧密排列,一字儿延伸开去,活像青龙的一节节鳞甲,街道两旁的无数“鳞甲”合成两条巨大的青龙,并列蜿蜒伸向远方。像桃花江镇弄溪老街一样,马迹塘傍江的那边街的后半部也全部是吊脚楼。街道房屋基本上是一扇房子一个店铺,店铺顾客遄遄,自成气象。
马迹塘市街北边那一半叫“万寿宫”,是一条茅草街,茅草街的房屋全用稻草盖顶,从洋船码头一直延伸到狮子山,远远望去,恰似并列的两条巨大的蜿蜒蠕动的黄龙。过去临江的茅草街船来客往,市场繁荣,物美价廉,生意十分红火,是马迹塘市街一道特有的建筑景观。民国时期,茅草街失火被焚,这一道特有的建筑景观从此永远从马迹塘人民的视野中消失,如今成了当地高龄老人们难以抹去的记忆。